分享成功

[社会资讯] 朱晓 | 大埔儿媳学做笋粄

宁萌/摄
大埔儿媳学做笋粄

●朱晓

我,一个客家人的“薪臼”——在客家方言里,“薪臼”指的是儿媳妇。我的丈夫是个地道的大埔人,大埔的青山绿水滋养着勤劳善良的人们,也孕育出丰富多样的美食。被誉为“小吃之城” 的大埔,藏着上百种风味独特的小吃,而最让我魂牵梦绕的,便是那软糯咸香的笋粄。

工作后我们在梅州城区安了家。谈恋爱时,他总爱牵着我的手,穿梭在梅城的大街小巷,寻觅那些藏在市井深处的纯正大埔风味,笋粄是我们必点的美味。它那晶莹剔透、软糯弹牙的外皮、裹着鲜嫩的竹笋肉馅,一口咬下,浓郁的香气在舌尖四溢,令人回味无穷。那些甜蜜的回忆,至今想起,仍让我嘴角上扬。

去年中秋,表哥家在外地工作的儿子达达回来了。热情的表哥表嫂邀请我们去家里共度佳节。丰盛的餐桌上,一盘色泽诱人、香气扑鼻的笋粄格外引人注目。这是表嫂特意为归乡的达达做的纯手工笋粄。笋粄外皮柔韧弹牙,笋馅咸香四溢,我吃了好几个,饭后更是萌生了学艺的念头。我试探着问道:“表嫂,你这笋粄做得这么好,能不能教教我?我也想实现笋粄自由!”表嫂爽快地答应了。

过了些时日,我们提前在微信上沟通好了做笋粄的原材料。周末,我和老公带着女儿再次来到表哥家,这次是专程来学艺的。

表嫂早早就在厨房备好了做笋粄所需的厨具。第一步先炒笋馅,将鲜笋、猪肉、香菇、虾米、豆腐干、木耳等食材切碎,加上油、盐、胡椒、酱油调味,炒香备用,这一步对我来说还算轻松。

真正的考验始于粄皮制作。只见表嫂将滚烫的热水一点点倒进装有木薯粉的盆里,另一只手快速地用筷子搅匀,直至粉与水初步融合成松散的面团状。随后,她放下热水壶,认真地说:“这一步很关键,动作一定要快,你看好咯!”说完,她一手按住盆,一手快速地拌和揉搓,表嫂笑着提醒我:“可别怕烫手,动作必须快!”这时我才反应过来,刚才加的可是接近沸腾的水。

很快,面团紧实成形。表嫂将其擀成稍厚的粄皮,我们便开始包笋粄。表嫂负责擀皮,我和老公负责包笋粄,三岁的女儿也凑过来,奶声奶气地说:“我也会包饺子!”老公用怀疑的眼神看着我,似乎不太相信我能学会。表嫂见状,耐心地说:“其实做笋粄也不难,和皮的时候速度一定要快,别怕烫。木薯粉遇热变软,降温会硬,必须趁热擀皮。”包好后,她教我码放蒸笼,叮嘱我蒸十分钟即可,还分享小窍门:蒸好后可盘中抹油或垫纸。这样就能防止它们黏连,保持好的形状和口感。临别时,表嫂十分贴心,让我把剩下的笋馅打包带回去,鼓励我回家后就可以试试。

当天晚上,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验证自己的学习成果。我喊来同样是大埔笋粄忠实粉丝的妈妈和小姨。回想着表嫂的手法,我缓缓将热水倒入木薯粉,婆婆在旁鼓劲:“大胆倒,手要快!”热水与木薯粉相遇腾起蒸汽,“嗞嗞”声中,我快速揉搓,手指被烫得微微泛红。终于,松散的木薯粉变得紧实有韧性。

接下来,在婆婆的协助下,我把面团擀成合适厚度的粄皮。妈妈和小姨也加入到包笋粄的行列中,人多手快,转眼几十个笋粄整齐码好。看着厚实的粄皮,她们忍不住嘀咕:“这么厚能好吃吗?”十分钟后,蒸笼掀开,晶莹的笋粄香气四溢。尝过一口,两人的疑虑化作惊喜,这正是她们以前吃到的外面买的笋粄的味道,也让她们明白,这独特的厚度与嚼劲,正是笋粄区别于饺子的魅力所在。

我也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笋粄,轻轻咬下,熟悉的软糯嚼劲与咸香滋味在唇齿间散开,和表嫂做的味道一模一样!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“还是自己做的料足”“下次我来做”,此刻,满心的欢喜如春日繁花盛放。原来学做笋粄,传承的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,更是一份对生活的热爱,也是与家人间最温暖的羁绊。

来源:掌上梅州

本文来自网友发表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,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!
热门评论
打开大埔网APP,与楼主互动
你的热评
游客
发表评论
最热埔友圈
  • 早安🌞 世上唯一不能复制的是时间🌴 唯一不能重演的是人生😀 该怎么走🎋 过什么样的生活😁 全凭自己的选择和努力🍄 人生很贵❤️ 请别浪费☀

    想不出昵称

    7
  • 下班了,又到周末

    Rene

    0
热点推荐

安装应用

随时随地发现大埔身边事!

免费下载大埔网
这是app专享内容啦!
你可以下载app,更多精彩任你挑!
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!
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!
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!
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