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《3》章 原文《3》不尚贤,使民不争。不贵难得之货,使民不为盗。不见可欲,使民心不乱。是以圣人之治,虚其心,实其腹,弱其志,强其骨;常使民无知、无欲,使夫智者不敢为也。为无为,则无不治。 解读三:不推崇有奇才贤德的人,能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。不看重难得的珍奇财宝,能使老百姓不去偷窃。不显耀能引起情欲私欲的事物,方能使民心不被迷乱。因此,圣人的治理原则是:要使百姓的心无私谦虚,填饱百姓的肚腹,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,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,经常使老百姓没有贪淫的智巧,没有欲望,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。圣人按照“无私为”的原则去做,办事顺应自然,那么,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。 学习心得体会;老子是生活在奴隶制时代的道德家,哲学家,教育家。老子所说的圣人就是奴隶主,奴隶主如果有作为,多数是对奴隶的坑害。老子说的无为,不是不作为,而是不要为了自己私欲的乱作为。奴隶主为了统治人民,利用权力说自己不是一般人是龙子,耳朵能看字,脑子聪明,点子多,是奇才,是贤人。所以说,老子说的“不尚贤”就是不尚奇才这样的贤。老子说的“无为”就是“无私为”。老子说的;常使民无知、无欲,不少学者解读为是愚民之说。在科学发展的新时代,愚民思想是亡国灭种之道。 恭喜!本帖被【 巴山魂 】推荐。
本文来自网友发表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,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!